我一直在想,为什么 AI 总喜欢走捷径?你可能不会相信,有次 AI 在井字棋比赛中竟然试图通过让对手的计算机内存耗尽来赢得胜利:

One thing AI and humans have in common is a tendency to take shortcuts to achieve our goals. But AI takes this to the next level, sometimes ignoring rules or common sense to get the job done. There’s a story of an AI that tried to win a tic-tac-toe game by making its opponent’s computer run out of memory. Sneaky, right?

8 / AI loves taking shortcuts (bearwith.ai)

在我看来,AI 常常将捷径误认为是“最优解”,就像我们人类一样。“偷懒“是人的本能,也是进步的动力源泉。可问题是,捷径并不总是最佳选择。 实际上,这也是一种过拟合的表现。

为了省事,我们的大脑总是试图在复杂的世界里找到捷径,然后一劳永逸地用在新情境中。但就像机器学习中过拟合会让模型对新数据表现糟糕一样,生活中,过度依赖捷径往往会让我们忽略环境的变化,结果事与愿违。

L先生的这篇文章 《4个危险又容易被忽略的坏习惯》 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类现象:

3. 思维钝化

我在讲课的时候,总能看到不少同学有这么一个习惯:看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,总会下意识地说:这不就是 xxxx 吗?

这里的 xxxx,往往是某个已经知道的知识点。他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:每当接触到一个新事物,总是会从已经知道的旧事物里面,去找到一个最接近的对象,然后把两者等同到一起。

这就叫思维钝化。它是认知风格的一种,分为思维钝化和思维锐化。当你面对一个新信息时,钝化,意味着你更喜欢放大它跟旧信息的相似性,把它归为旧信息的一类;而锐化,意味着你更容易关注到它的差异性,更喜欢把它从相似的事物里面区分出来。

心理学家 Harry Morgan 发现:跟习惯钝化的人相比,锐化的人对新知识往往会有更准确的理解,并且能够更好地把新信息跟旧信息联系起来。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编码和储存更有序。

反过来,习惯钝化的人,往往把知识的特征杂乱无章地混合在一起,对知识的储存更无序。他们通常过度简化了知识的关键特征,忽略相似但不相同的事物的区别,这导致他们在提取知识时会非常模糊。

……

原因就在于:思维钝化的人,并没有真的去掌握和内化新的知识,而是把它们简化、压缩了。它看起来能够节约大脑的储存空间,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被消化。

可能有人会说:学习不就是要举一反三、要将新知识跟旧知识联系起来吗?是的,但这里有一个本质的区别:思维钝化,是把 A 和 B 等同起来,问自己「这个 B 不就是 A 吗?」

而真正有效的联系是这样:A 和 B 有什么样的关系?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,不同点又是什么,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景、解释什么问题?

这就是一种思维锐化的表现:不是停留在「它像什么」,而是进一步去审视和追问「它究竟是什么」。

这也是偏见的根源,简单归因、打标签,皆是如此。我们的大脑习惯于用过去的经验快速地给一切归类,虽然省时省力,但也容易忽略事物的复杂性,最终走向刻板印象和错误判断的深渊。

那么,什么时候我们该选择走捷径呢?我认为至少得符合二八法则吧。在决定最终结果的少数重要事情上,应该小心谨慎;而在那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,倒应该尽量“偷懒“,就像当年明月在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中写的:

清朝名臣鄂尔泰说过一句话:大事不糊涂,小事必然糊涂。这是一句至理名言。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而世界上的折腾是无限的,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折腾中去,是不可能的。

所以,合理分配大脑的带宽是找到最优解的必要条件。无论是时间管理、精力管理,还是目标管理,最终都需要在效能和效率之间找到那条微妙的平衡线。